一、系统定级
1. 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标准,对绥化市内的信息系统进行安全等级定级。
2. 确定系统所属的安全等级,如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等。
3. 针对不同等级的系统,明确相应的安全保护要求。
二、系统备案
1. 完成系统定级后,将定级结果和相关材料提交至绥化市相关部门进行备案。
2. 备案材料包括系统基本情况、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制度等。
3. 备案成功后,获得备案证明,作为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重要依据。
三、整改实施
1. 根据系统定级和备案要求,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
2. 针对发现的安全风险,制定整改措施和计划。
3. 按照整改计划,对系统进行整改实施,确保系统达到相应的安全等级要求。
四、系统测评
1. 在整改实施完成后,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测评。
2. 测评内容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
3. 根据测评结果,形成系统测评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建议和改进措施。
五、运维检查
1. 对系统进行定期的运维检查,确保系统在日常运行中的安全性。
2. 运维检查内容包括系统日志分析、漏洞扫描、恶意代码检测等。
3.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六、测评准备活动
1. 在进行系统测评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2. 准备内容包括测评工具的选择、测评人员的培训、测评计划的制定等。
3. 确保测评准备工作充分,以确保测评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方案编制活动
1. 根据系统测评结果和整改实施情况,编制系统安全保护方案。
2. 方案内容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措施等。
3. 确保方案全面、具体、可行,为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八、现场测评活动
1. 对系统进行现场测评,包括现场勘查、测试验证等。
2. 现场测评目的是验证系统在实际运行环境中的安全性能。
3. 根据现场测评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指导系统进一步完善安全保护措施。
通过以上八个方面的具体流程,黑龙江省绥化市的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得以全面、系统地开展,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绥化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信息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