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制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235兆瓦轴流转桨式水轮机,破解了高水头大流量轴流转桨式水轮机水力设计难题,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研制我国首台套40万千瓦700米级水泵水轮机和发电电动机,形成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成果,项目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年初以来,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哈电电机)科研基地多项科研项目取得新突破,并收获了一批新技术成果。
关键技术创新实现从跟跑到领跑
“白鹤滩水电站是悬崖峭壁中诞生的伟大奇迹。”哈电电机副总工程师、哈电集团首席专家覃大清说,哈电电机做的都是国家重点项目,不能做不成,这既是使命,也是责任。这就要求“哈电人”要不断提升能源装备技术水平和制造实力,不断超越。
从1951年研制新中国第一台0.8兆瓦水轮发电机组,到2022年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白鹤滩水电站1000兆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哈电电机用70多年时间,将国产水电机组的单机容量翻了1250倍,完成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伟大跨越。
哈电电机何以实现如此大的跨越?科研基地的智力支持必不可少,大电机研究所作为科研基地的核心机构,更是功不可没。大电机研究所不仅是我国大电机、水轮机行业技术归口单位,还是世界水电技术创新的“领头羊”、水电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之一,更是保持我国在水电行业中的地位、发展新技术、新产品的核心力量。
走进大电机研究所的电机实验室,一台台颜色各异的真机模型,有着各自不平凡的故事。入口处,一个身披黄色“外衣”的大块头是世界上最大的卧式机组径向轴承试验台;实验室尽头,静静矗立着一个大转子,这是我国首台套大型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研制项目的转子真机模型,历经10余年理论机理研究以及一个个小模型试验,目前已进入工程化阶段。
近两年,科研基地承担各级研究课题2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1项,其中《白鹤滩1000MW水轮发电机组》获2021年度中国好设计奖金奖,《扎鲁特300Mvar新型调相机组研制》获第五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特等奖。
创新源头以科研“重器”引才
“这边的大项目比较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更多,待遇也不错。”两年前,万方在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选择到大电机研究所就职。
正如万方所言,哈电电机的大项目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会更快。作为国家大型抽水蓄能机组成套设备研制创新团队负责人、我省“头雁”团队——“水力发电设备高端装备产品创新团队”负责人,覃大清一直要求自己不断提升水平、持续求索,也带领身边年轻人成长提升、钻研创新。
“首次参与这么大的项目,有总工程师、总专业师带着我们干,心里更有底气。”今年30岁出头的大电机研究所工程师刘平超已独挑大梁,负责我国首台套大型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研制项目中冷却系统设置。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相当于一个大型稳定器,作为电机的动能源泉,转子的外径超过5米,运行起来产生的离心力相当于一辆10吨大货车以动车的速度飞驰,想要固定它需要两三千个螺栓。这么多螺栓怎样排列?拧螺母需要加多大力?无任何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刘平超和同事们在两个多月时间里,不分昼夜地摸索,最终悟出门道。
“我们研发团队成员主要由老中青不同层级组成,按照梯队人才模式开展科研。一个项目的不同专业岗位,都会培养两三名的技术储备人员。”大电机研究所电机室主任、副总专业师李桂芬说,在培养路径上,所有重点科研课题、“头雁团队”“专家带助手”、摘牌承担各类项目等都有青年人才培养跑道和政策。目前,研究所有35岁以下青年119人,占研究所总人数的40%以上,其中硕士学历以上占比超过53%。党的十八大以来,大电机研究所打造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省头雁团队1个、省领军人才团队1个、集团头雁团队7个、公司重大项目攻关团队30个,成为我国发电装备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深耕细作以技术创新加速转型升级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中,明确提出‘稳住煤电电力供应基本盘,推动煤电灵活低碳发展’‘推动煤电机组调相功能改造,提高对电力系统的调节支撑能力’。”哈电电机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贵说,以此为契机,哈电电机全面布局水电、火电、核电、气电、泵类、新能源、特种电气等产品领域。
王贵说,清洁能源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煤电灵活性调峰、调频、调压等调节支持。针对发电机灵活性运行面临的新问题,科研基地对发电机定、转子端部结构及绝缘系统进行优化和系统技术升级,彻底解决了定子线棒水盒探伤瓶颈和定子端部松动磨损、转子热态不平衡等行业难题。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历经多年自主创新,哈电电机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家具有自主设计能力、唯一一家具有世界最大容量等级短路试验发电机制造能力的企业,逐步形成了从135兆伏安到6500兆伏安的短路试验发电机产品系列,极大提升了我国大电流电器设备质量检测能力和水平。
在做优发电设备的同时,科研基地步履不停,在输变电设备新赛道上也取得了不俗成绩。随着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调相机作为特高压电网系统的“定海神针”,应用意义重大。科研基地研制的世界首台特高压电网300兆乏空冷调相机,实现了调相机在高海拔下高效冷却,具有优良的暂态和稳态特性,整体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在此基础上,还研制出世界首台应用于新能源电源侧的分布式调相机,突破了从“大型收录机”到“随身听”的技术壁垒;开辟“大型调相机设备+安装”新的成套合作模式,在系统集成商转型升级道路上实现了新跨越。
来源:黑龙江日报(记者李爱民)